论民族批判与批判的民族

作者:罗其铭,12-29-2011,1610343474@qq.com

推荐人:薪竹

我对民族文化一直持批判立场,一开始可能受陈独秀、鲁迅他们的影响。他们对民族的弱点批评得非常尖刻,非常的刻薄,这尖刻我读来很认同很过瘾,刻薄让我的血液沸腾。后来读到来自台湾的龙应台与李敖的文章,那些批判的声音,我也觉得很认同很过瘾,同样沸腾。我个人认为一个民族需要有批判的精神,如果一个民族都是一个调那这个国家那这个民族就是真正走向灭亡的痕迹,所以我很欣赏。

鲁迅认为,文学是“灵学是人的心灵之学”,“人首先是心灵”,文学要写人的心灵,反映人的灵魂。他说:“医术只能改变一个人的体能,却不能拯救中国。于是在日本的他由医学院转为文学院。”从他的一系列言论中,从他的文字中我们看到的是他的文化是一种文化自觉。在从事文化活动特别是从事文学创作活动时,他有着十分明确的揭示本民族精神心理弱点,探讨这种心理特征赖以形成的社会根源,寻找重塑国民精神文化的良方,唤醒人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完成中国民族人性的现代化转变。中国民族群体意识中观念、成见、癖好、习惯等消极因素,已经积淀为精神文化心理,成了一种精神重负,阻碍了民族发展。面对20世纪的中国,这种局面产生是必然的。因为中国的民族文化与西方的外来文化是有着种族上的差异,而绝非是阶级上的差异。只有把有外来文化与中国文化交配中产生不良的精神疾病与缺陷揭露出来,让人们看到自身的精神弱点,才能拯救民族。鲁迅先生以其严肃的现实主义态度,在一生的创作实践中,对民族灵魂深处的种种积垢,对民族文化中的种种有害成份,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深刻的批判,表明了改造国民性、重铸民族灵魂的文化目的。

鲁迅所揭露和批判的民族精神弱点或民族精神劣根性,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情形:

(1)精神空虚。愚昧的文化状态,精神生活的极度空虚,使得人们只能以酗酒斗殴、恶作剧、寻欢作乐来发泄其过剩精力。为了取乐,孔乙己的酒店招受的奚落,无不让人感到人性的恶习。萍乡高专的六栋天空周末就是酒瓶满天飞。因为无聊,无事可做,七栋的宿舍里凌晨2点里歌声四起,前不久在六栋前面有几个小屁孩拿着自己的(小弟弟)对过往的女生做出那淫荡动作,你瞧连小孩子也早早养成了种种恶习。

(2)践踏文化。价值观与民族观,所受的是一种彼消此涨的关系。《阿Q正传》中,鲁迅满怀悲情地讲述了中国当时的人们周围是无所不在的权力和对权力的崇拜,崇拜已变成图腾,随着历史的绵长日益具有无可争辩的神圣性。在中国的今天时冒出《读书无用论》这样的人间“真理”。中国现在人得拜金主义,这种寡民小国思想让中国民族所遭受的摧残和践踏。

(3)冷漠自私。人与人之间缺少人道主义情怀,总有那么一小掘人一切从个人利益出发一切从金钱出发。在《药》中栓老汉几乎是冷漠自私到极点为了给自己的儿子治病不惜购买进步人士的鲜血做药引子。在时下的2011年10月13日,2岁的小悦悦(本名王悦)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相继被两车碾压,7分钟内,18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漠然而去,最后一名拾荒阿姨陈述妹上前施以援手,小悦悦事件把中国民族冷漠自私的心理表现到了极致。

(4)虚荣浮躁。虚荣和浮躁在中国小知识分子中普遍存在。《阿Q正传》中的阿Q在革命军前来时的嘴脸。时下的12岁就出著作的蒋方舟,《正在发育》与传统的文学作品相比,乍看上去不容易让人接受。这时,让那正在青春朦胧的学子不好好去念书却光顾了她,她把自己变成了水洼中的一只水泡,周围也全是一些大大小小的水泡,它们在臭水沟里挤压,你推我搡,吵嚷不休,不时迸裂,又有一些新的水泡出现,不久,自己也终会胀破。

(5)彻底的批判精神。众所周知,鲁迅既有深厚的旧学积累,又具有现代科学(包括自然科学)知识,在他极其睿智和清醒的头脑里,历史、现在和未来,形成了一条完整的进化和发展的链条,他每有所发,常常是在这整个链条上引起的震动,也因此每每给读者以深刻的启迪,使我们至今读他的文章,仍常常有一种振聋发聩的感觉。时下的中国也不乏有那一群忧国忧民的年少年、中年、老年所发表的佳作如《反思历史不宜迟》《李敖有话要说》直击中国的不良的精神疾病与缺陷。我个人认为如果没有鲁迅式的深刻反思和他那种彻底的批判精神,我们这个属于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体系,不能完成由旧到新的质的转化,国人对于这种文化以及对于自身状态的认识,决不会达到今天这样的水平。正是他将自己的一切苦痛一腔热血一片至诚溶进一个个文字之中。痛苦使鲁迅敏锐,痛苦使鲁迅深刻,痛苦使鲁迅迎战国家、民族和人生的厄运。

(6)勇敢的忏悔精神。鲁迅具有中国人中少有的罪感和忏悔意识。我个人认为这与鲁迅先生是半个释家有关吧?在大乘佛学中,忏悔文逐渐传播世间的每一个角落。近代以后,“忏悔”一词在知识分子中广泛流行,这与印度文化尤其是佛学文化有直接的关系。

(7)黎明的曙光。对生活亮点和人性美的深情描绘。鲁迅在揭示中国民族精神心理病根的同时,更怀着一种深深的感情,对民族精神文化中有益的、优秀的部分进行了生动的描绘,为我们塑造了许多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向读者展示了生活的亮点和人性美:这里有流浪汉对于生活的积极态度,对于自由的向往;在《我的伯父鲁迅》中的那个一生为民为国的大作家,不仅把黄包车受伤得手个包好了,而且把仅有的钱和药给了那给在下层生活的黄包车手。鲁迅对深刻反映下层人民苦难的美术的爱好和支持,众所周知。比如他特别喜欢德国版画家柯勒惠支的作品,并于1936年着手编辑《凯绥·柯勒惠支版画选集》,自费印刷,于同年7月出版。鲁迅还为此书作了一篇三千余字的序言,并对每幅作品做了说明。在时下的拾荒阿姨陈述妹勇救受伤的小悦悦事件等等 ,都让人们看到民族文化进步的希望之光。正因为有鲁迅等若干人,我们不能否认中国的全体毕竟中国的绝大多数认识好样。

在一个和谐、秩序和正义的社会里,这样的批判是多元声音的完整和对社会肌体的补救,有刻不容缓、无与伦比的价值。通过上面的讨论,我想以我的口头禅的来结束本文是合适的,“本色是树,装饰是花。”

且看茅坑艺术

作者:罗其铭,12-29-2011,1610343474@qq.com

推荐人:薪竹

写这个题目,是因为刚参加同学的考取大学酒,看到他的大学专业与考取大学的途径,由此联写这个题目,由此联想到中国现代美术的堕落。

什么是美术,为此我特意的跑到我校艺术系向我的老师和我的校友那而问个明白。他们答曰顾名思义就是美丽的图画,但是从专业角度来说它是一门视觉艺术;所谓美,就是唯美,要让人的视觉产生美;所谓术就是技术,即可表述为掌握专业绘画技巧的画法等。如果只有美没有术的作品不能称之为美术作品,反之只有术却不美的作品同样不是美术作品。这是一种二个不可缺一的学问比如:音乐就是一种听觉艺术,电影就是一种综合艺术。美术是中国的国粹,早在上个世纪中国的美术中国就表现博大精深,其影响就遍及材料、方法、观念与创作人的思想等诸多方面。艺术是一种信仰,一种寄托,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人生态度。绘画赋予了生命的意义,她是我的食粮。我用我的画笔,任激情在画面上挥洒宣泄。画面是我心灵的一面镜子,她映照我的情感灵魂与思想。但是我个人认为,上个世纪中国的美术最重要的方面是不向时尚献媚,是中国一贯的有思想性和对形式的不倦探索的精神,而这在中国现代美术中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我们今天的美术主流已经堕落为商品文化的庸俗时尚品与成功的捷径。

一、中国现代美术是下半身的艺术

中国的现代美术是一个飘渺概念,因为它已经被大众化的流行时尚谋杀了,被肉体给强奸了。作为中国的国粹美术是一个关于艺术思想的概念,但作为中国现代美术其艺术的思想性观念被奸杀后,只剩下裹尸布的媚俗外壳。为了阐明这个问题,且让我从中国的改革开放说起。中国的改革开放给中国的思想解放带来极大的冲击力,开始了市场化的经济转向。出现了所谓的新学院派、艳俗艺术和政治之类新倾向,开了中国现代美术走向浅薄、苍白和虚假的先河,预示了后来一边数钱一边假装咧嘴傻笑的伪善的观念艺术。浮现在人们脑海里的某些当代油画却是“傻”、“呆”、“痴”的图像符号,有时更有“血腥”和“恐怖”、“暴力”和“野蛮”,汇集成无数个使人恶心的“丑态”画面。这些茅坑艺术占据空间的后来者,有如今日影视界大红大紫用下半身写作的美女艺人,其笔下的句子都是从下半身抚摸出来的,像“往下一点再往下一点,用力点再用力点/快一点再慢一点再松一点再紧一点/深一点再浅一点/再温柔一点再泼辣一点,充满了“性”挑逗的低劣作品,这类创作不仅出现在美术界,而且在文学界殊途同归,特写特描男人的性器官之类。这类没有大脑的美术艺术,唯有生物器官方可感受,却是当今美术市场追捧得发紫的时尚偶像。中国那精英美术被下三烂消解了,所以,现在港台的下三烂当然也包括大陆的某些下三烂能在国内风行无阻,甚至使昨天的文化精英堕落为今天腐败的文化蛀虫。使现代中国的前卫艺术沦落为几个港台画商的赚钱王具。在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式后现代扮演了一个极不光彩的角色。我个人认为,这种思想不健康的文艺“垃圾”,根本体现不了我们时代的精神和思想的进步。

二、中国美术超越艺术本质

美术的蕴意形式,是艺术家精心策划并在画面上刻意制作的线条与色彩的组合,与表现性的即兴和率意大相径庭。众所周知,学艺术的学生高考以文化分低专业分过线就可以录取本科院校甚至中央美院的优惠政策,我记的我读高中的那所学校参加高考才800多人就有500多人在学美术,学美术的原因太简单了,因为美术专业好考,美术大学也多不胜数,最起码有个大学文凭!在一个小县里的三所高中里面,有几近2/3的人已经在上美术培训班,目的也简单的为了大学文凭。又因为知道文化考学之辛苦,所以花费过多时间在高考前的专业考试,急于求成不假思索的练习重复。然而没有加强自身文化底蕴的综合素质学习,他们只关注美术的术而忽略了“美术”的“美”,没有对于美的判断能力,如何创作作品,何以突破前人?提升中国现代艺术的精神内涵,还需从人类的审美理想入手,唤醒艺术创造中的“审美逻辑”,将生活中真、善、美以及丑,转化成对生存关怀、环境关怀、人性关怀和语言关怀的艺术表现。这种没有了经过美学文化的锤炼(特别是那些为了高考而学美术的学生),内涵极奇缺化,加上生活所迫,自然就变成了当今中国艺术泡沫市场。如果每个大学本科班的学员中,有2个左右品学兼优,文化底蕴与绘画功底皆佳的学子,那就是一个很不错的学生,然而在中国论资排辈的官僚市场,这些原本不多的人都去了国外,或者被国内腐朽的美协打压,变成了官僚的奴才。(搞笑的是近年的某个美术全国美展金奖获得者居然是美协的内部一个不会画画的工作人员,一打听才知道,为的是以后介绍生意,好交际,难怪国内现在不少人退出作协,美协,原来都腐朽到如此地步!)

三、荒唐中的美术

中国的改革开放官本位、金钱思想等冲击,于是美术也与周围的环境发生了互动。一方面,由于外来文化的引进,加上市场经济的决定和制约,原本在西方属于小众文化现象的观念艺术,在中国变得大众化起来,成为经济大潮中的艺术时尚。这时尚的观念艺术,既无批判精神和反省意识,更谈不上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和社会良知,唯有对市场风向的敏锐嗅觉和可耻的犬儒精神。而不是过去那种强调思想观念和尝试媒材形式的艺术家,而是市场上的风光大牌。另一方面,又因为由于中国教育扩招,教育产业化的实践摧毁了中国艺术教育的质量,摧毁了艺术教育者的诚信和被教育者的信心,于是,那些尚在苦苦挣扎的艺术院校学生,便因其盲目逆反而成为一股破坏力量,其对中国的美术的摧残,正如当年的四人帮、林彪。对这个阶段的学生来说,只要有人登高一呼,他们就会高呼万岁或打倒,并且热血澎湃,所向披靡,大有摧枯拉朽之势。且看前段时间在艺术院校中出现的反对学习外语、反对外语考试的集体呼声,以及互联网上对外语教学的集体谩骂,其言辞之激烈和浅薄,与“文化大革命”何其相似。丧失艺术的思想性,失去正确方向和理想之处的一个精神依托和动力。肤浅的宗教观念,文化的寡头,堕落为社会蛀虫。

以我愚见,正是这一切使中国美术的艺术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以庸俗时尚的荒唐给践踏,使中国艺术超越不了这个时尚的荒唐。也正是由于那所谓的艺术家们的努力,才使中国现代艺术失去正确方向,才使文明趋向荒唐之处。